没有此次中央环保督查组杀出的这记“回马枪”,一些地方环保领域的阳奉阴违恐怕还不知道要持续到什么时候……
2015年7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4次会议审议通过《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自2015年12月,中央环保督察巡视在河北省试点开始,此后两年时间,中央环保督察完成了对31省(区、市)的无死角督察全覆盖,发现了群众身边数以万计的环境问题。
环保风暴带动问责风暴,督查“第一剑”累计立案处罚2.9万家企业,约谈党政领导干部18448人,问责18199人。
可以说,中央环保督查掀开了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新篇章。
两年后,中央启动首次环保督查“回头看”,历时1个多月,涵盖10个省(区),分6个督查组开展2个阶段的下沉督查。下沉督察阶段,各督察组通过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现场,进一步调查核实具体生态环境问题。
盖子就这样被掀开了……
刀片刺绳实拍图
1
谁也没有想到,
“回头看”看到的场景如此触目惊心!
江苏泰州一化工废料填埋点存在大量废料,2年未改却宣布完成整改;
河南信阳垃圾处理设施严重滞后,相关部门制作假台账企图蒙混过关;
内蒙古包头市固体废物管理混乱,当地整改牵头部门履职不力,“数据打架”问题突出;
江西都昌对第一轮环保督查交办的问题整改不力,2.7万吨垃圾去向不明,当地水库被当作采石场渣场;
庐山西海非法填湖屡次发生,当地武宁县委县政府对违法行为态度暧昧,默许纵容;
广西北海市诚德公司冶炼废渣堆填铁山港,堆存冶炼废渣超过100万吨,占用铁山港码头填海区域约1400亩,且2016年以来新增填海面积约550亩;
河北大沙河定州段河堤堆满生活垃圾、工业废渣、边角料、医疗废物等多种固体废物,形成一个长约3公里的“垃圾带”,河长制形同虚设,附近村民叫苦不迭;
云南昭通至今尚未建成规范化垃圾处理设施,这在全国地级市极为少见,建筑垃圾随意堆放路边,有的已经侵占稻田;
广东汕头市练江流域日产生活污水近100万吨,其中近70万吨直排环境,流域内所见水体几乎都色黑如墨,13个整改项目一个都没按时完成;
……
从6月2日起,《法制日报》陆续刊发文章17篇,聚焦此次环保督察“回头看”。
据统计,截至6月25日晚8点,6个督察组共受理有效举报24246件,经梳理合并重复举报,累计向被督察地方转办交办23087件;各被督察地方完成查处12409件,其中立案处罚2579家,罚款25096万元;立案侦查208件,拘留235人;约谈1065人,问责1939人。
很多地方该整改的不但没改,反而愈演愈烈。
刺绳细节图
2
很多汇报的数据,只是看上去很美!
督查“利剑”剖开了各地沉积多年的环境污染毒瘤,“回头看”的放大镜更能让污染行为无处藏身。
那么,一场中央主导、环保部牵头、有法规、有政策、有目标、有承诺的环保督查整改行动,为何竟是这个结果?首轮环保督查结束后,各地有关部门“声势浩大”的整改行动,到底在忙些啥?
确实,都在“忙”。
“忙”着做纸上功夫
“你们到过现场没有?”第五督查组在广西自治区防城港市、钦州市、北海市等地进行整改落实现场核查时,第五组副组长的提问,问得在场官员哑口无言。
6月14日,《法制日报》一篇题为《纸上整改难过中央环保督察验收关 多地党政一把手被督察组就地约见》的文章,专门报道了多地动辄数万字整改方案,却迟迟不见真动作的现象:
2017年4月28日,由广西自治区政府制定的整改方案公开。在这份近4万字的整改方案中,不仅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整改负责人,而且广西自治区政府还将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问题细化为37个具体问题。就这37个具体问题,整改方案不仅列出了整改措施、完成时间,还明确了整改责任单位。与广西自治区的整改方案一样,其他30个省区市公开的整改方案也全部将中央环保督察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细化,也全部公开了整改措施、完成时间、整改落实责任人等。
《法制日报》记者在文中提出了这样的质问:“几乎每个省(区、市)的整改方案都在4万字上下,这样算下来,31个省区市的整改报告数字超过120万字。洋洋洒洒,逾百万字的整改方案,哪些真正落了地?哪些又经得起中央环保督察的‘回头看’?”
“忙”着弄虚作假
明明没有做雨污分流,广州市白云区西井河南岸增埗村的地面上却每隔不远就有雨水井和污水井的盖子;明明国家早已明令禁止土法炼铝,但广西钦州市却给这些企业发了政策允许的通行证。
从广东到广西,从经济强省到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少地方对于中央环保督察留下的整改清单,却选择了同样的做法——假装整改。
纵观督查组陆续公布的典型案例,为了“弄虚作假”,很多地方真可谓是煞费苦心。
有的“移步换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自2003年投运以来,将10余万吨污泥堆存嫩江行洪区。“整改”后,新建的污泥临时堆场选址在原堆存点旁边,虽然进行了防渗处理,但仍位于嫩江行洪区内,10余万吨污泥露天堆存,现场恶臭弥漫。
有的“谎报军情”。两年前,中央环保督察组指出河北省“部分河流水库水质恶化明显”。对此,河北省全面推行河长制。两年后,河长制度全面推行,河流沿岸却新生出3公里的垃圾带,一直从河堤延伸至河床上,斜坡高度达到10米左右。而当地给出的汇报情况却是:河道巡查情况满分。
有的“掩耳盗铃”。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向阳镇金家村的向阳生活垃圾填埋场,督查组发现群众举报涉及的偷排渗滤液的沟渠有多处刚刚用土覆盖过,垃圾堆体外侧也用大量新土垫高,但在垃圾堆体内侧有大量垃圾渗滤液正在涌出。
有的“未雨绸缪”。督察组在对濮阳市范县进行督察时,调阅相关文件资料发现,濮阳市人民政府某份文件2017年11月7日才印发,但范县早在2017年5月7日就已印发了相关方案,比濮阳市方案印发早了6个月,甚至比河南省级方案还提前2个月。
还有的“暗度陈仓”。油污遍地,恶臭阵阵,危险废物露天堆放,明令要求停产却在夜间偷干活,说是再生资源循环经济示范区,实则不过一个“垃圾”产业园。在宁夏这个世界最大的电解金属锰生产基地,刺鼻气味呛得人睁不开眼睛,喷空气清新剂迎接督察组……中央第二环保督察组还原了宁夏自治区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企业假整改的真面目。
如此套路满满,是糊弄?是糊弄?还是糊弄?
可最终,到底糊弄了谁?
“忙”着敷衍了事
据《法制日报》记者报道,在广西自治区,北海市北海诚德镍业公司200万吨冶炼废渣堆填铁山港,占用海滩面积超过400亩,环境污染严重。经梳理有关情况后发现,该公司在2016年7月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期间也因环境污染问题被群众举报,但北海市核查后回复督察组:该公司手续齐全,各项污染物排放达标,群众举报不实。
针对这一情况,督察组专赴北海市开展现场检查。检查发现:群众投诉情况属实,诚德公司大量强碱性冶炼废渣堆填侵占滩涂约600亩;广西瑞德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废渣综合利用之名行违规倾倒之实;铁山港约1400亩区域满目疮痍、狼藉一片,环境状况触目惊心,群众反映的问题不仅未得到整改,反而愈演愈烈。
环境污染,群众最有切身感受,最有发言权。据国家环保督察办介绍,对31个省(区、市)的第一轮督察,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13.5万余件。此次环保督查“回头看”期间,各地群众举报信件更是没有间断。
群众诉求一直都在,有关部门难道看不见?
还是故意视而不见?
3
为何很多地方置环境和民生于不顾?
唯GDP论,让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竭泽而渔。
固守旧观念,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死保GDP,是这些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通病。
比如,洛阳市义煤集团新义煤业有限公司因废水排入洛阳金水河,造成严重污染而屡次被投诉举报。并曾被地方环保部门一罚再罚,累计罚款33次,却屡罚不改。面对首轮中央环保督察群众信访举报,这家企业以市场不好停产为由未落实治理要求,督察结束后又继续开工。
而这背后与当地对中央首轮环保督查不真正重视,环境执法重形式、走过场是密不可分的。